生物質能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轉換和存儲下來的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零碳能源就是生物質能源。
生物質能資源包括:農業有機廢棄物(秸稈、畜禽糞便和水產廢棄物等)、林業有機廢棄物(薪柴、林廢等)、工業有機廢棄物(高濃度有機廢水、有機廢渣、尾礦等)、市政有機廢棄物(市政污泥、屠宰動物內含物、餐廚垃圾等)。
研究院圍繞生物質能資源的處理技術、生物質能轉換技術、CO2碳鋪集技術等,消納生物質廢棄物產生各種清潔資源,包括綠色建材、生態材料、發電、蒸汽、氫能、燃氣等,回用于城市建設、生態治理、礦坑修復、發展新型農業等,以減少國家對石化能源的依賴,助力雙碳建設。
研究院根據普遍的生物質及固廢種類,進行構架和不斷拓展,隨著項目復制研發系列技術。探明污染物機制,形成污染源敏感分析方法。研制生物質及固廢處理相關技術、設備和能源結構,提出多套針對不同類城市的生物質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工藝流程,編制相關標準和工法,形成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質廢物及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體系,結合施工工藝和工程建設要求,研發一套環保領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信息化管理軟件和數字化運行管理平臺,實現項目的落地和復制并建立信息數據庫,既解決國家和社會難題,又為研發拓展新業務提供有力支撐,對實現“雙碳”目標具有積極保障作用。
研究院依托自身的技術,與東北大學、沈陽建筑大學等院校合作,建立實踐基地,為生物質能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為環保企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協助制定行業標準、規范行業,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社會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